|
|
||
|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文明播報 >正文 |
| 【安慶日報】望江:科技賦能現代農業 |
| 時間: 2025-04-03 09:12:59 來源: 望江新聞網 |
|
春日的雷池大地,從智能農機穿梭阡陌到無人機助力春耕春管,從智慧大棚內的精準調控系統到“按揭農業”的模式突破,從規模化蔬菜基地到面點產業的全鏈升級,望江縣通過科技賦能與產業協同,走出了一條高效、可持續的現代農業之路。
望江縣華陽鎮陶寓村皖水綠之源智慧農業產業園鳥瞰圖。 資料圖片 智慧植保開啟田間“新革命” 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正是油菜春季田間管護的關鍵時期。連日來,望江縣長嶺鎮搶抓油菜盛花期,利用植保無人機開展油菜病蟲害統防統治“飛防”作業,為油菜產業穩產增收保駕護航。 在長嶺鎮油菜種植示范區,連片的油菜花競相綻放,長勢喜人,伴隨著螺旋槳發出的“嗡嗡”聲,滿載藥液的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在油菜地上空均勻噴灑農藥。“以前我們種油菜全靠人工打藥,800多畝地至少要十幾個人忙活一個星期?,F在用無人機打藥,三天左右就能完成,效率大大提高了?!遍L嶺鎮油菜種植大戶金生根說告訴記者,相比傳統人工打藥,無人機不僅作業效率高,還能精準控制藥量,確保噴灑均勻,有效提升了油菜春管生產效率,為今年油菜增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通過無人機作業,今年的油菜產量預計比往年增加15%左右?!苯鹕f,當前正值油菜盛花期,也是施用硼肥和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期,無人機統防統治不僅更加專業高效,還能顯著降低防治成本。與傳統人工噴藥相比,無人機防治作業成本降低約20%,防治效果提高10%,每畝節本增效50元以上。 全鏈協同筑牢產業“壓艙石” 如果說智慧植保解決了“怎么種”的問題,那么全鏈協同則回答了“怎么賣”的難題。近日,望江縣賽口鎮九華村村級農場的一片蔬菜地里,村民們正忙著采摘新鮮的上海青,等待著裝車,這些蔬菜很快就會變成面點企業的原料。 全年365天,賽口鎮九華村都會上演這樣一幕——一輛輛卡車滿載青菜,排隊駛向鎮上的面點企業。九華村,是一個以面點產業為主導的大村落,其中九成外出務工的村民從事與面點相關的行業?!敖陙恚瑸榱送卣勾寮w的收入來源并促進農民增收,我們憑借本村得天獨厚的蔬菜種植土壤條件,通過積極與外界聯系,以及考慮到本村有眾多人員在外從事面點行業,決定發展以滿足面點包子餡料需求的上海青為主要產品的特色蔬菜產業。”九華村黨總支書記曹竹根表示。 九華村蔬菜基地占地500余畝,其中包括50座簡易大棚和1座冷庫設施。該基地主要種植品種是上海青,兼種植包心菜、蘿卜等其他蔬菜,年產量達到370萬斤,可帶動30人常年就業。這種“前端種植+終端加工”的全鏈升級,形成“田間到舌尖”的完整產業鏈條。去年3月,因看中賽口鎮面點原料集中供應的產業基礎,上海早陽餐飲有限公司與賽口鎮人民政府簽約年產2萬噸蔬菜及糯米制品加工項目,總投資2億元。今年,九華村計劃進一步擴大規模,與望江縣皖水綠之源公司合作,新建590畝蔬菜大棚,預計可帶動周邊70戶村民就業。 為了配合面點產業發展,賽口鎮近些年還大力調整種植結構,擴大優質水稻、綠色油菜等農作物的種植面積,推廣“一村一農場”模式,建設面點優質原料基地。 數智創新激活增收“動力源” 當傳統農業遇上數智技術,會有什么變化?3月21日,記者走進望江縣華陽鎮陶寓村皖水綠之源智慧農業產業園,一排排整齊的智慧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園區一塊大型電子屏全方位展示著“數字農場”綜合管理系統,涵蓋“駕駛艙”“數字農場”“智能大棚”三大核心板塊。“駕駛艙”實時更新氣象數據,包含溫度、風速、氣壓等信息;“數字農場”模塊呈現農場面積、工作人員數量,以及農產品檢測量、生產管理數據(如農事班次、訂單情況);“智能大棚”板塊則聚焦蔬果價格動態監測,同步展示全鏈可追溯化監測結果,質量追溯合格率達100%。 “這些數據都是一鍵啟動,這不僅提高了效率,還降低了人工成本,真正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該產業園行政專員姚婉說。 華陽鎮陶寓村皖水綠之源智慧農業產業園一期項目占地507畝,總投資約1.2億元。該產業園建有1座綜合服務中心、4棟新式智能冬暖式四季育苗溫室、30棟智能全鋼架日光溫室、56畝蓮藕池及其他配套服務設施,構建起一個功能完備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預計可實現年產值4500萬元,帶動周邊300余人就業。 “過去承包蔬菜大棚,風險由個人承擔,如今產業園實行‘按揭農業’模式,我們只需要組織人員種植,前期的種苗、化肥、農藥都不需要我們掏錢,還有技術員專門指導,為我們解除了資金的后顧之憂。并且自從使用了這些智能設備,我種植的辣椒產量提升了超過30%,品質也有所提高,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背邪?0畝辣椒大棚的農戶吳克喜說道。 “按揭農業”是以農戶為發展基礎,“企業投資+整體運營”為保障的現代設施農業的全新模式。該模式主要以農戶采用購買或租賃大棚使用權或產權形式,成為種植主體,最大限度激發農戶自我發展意識,夯實設施農業產業基礎,企業負責整體技術指導、產品銷售、后勤保障等園區運營服務,打通農戶與市場的“最后一公里”。 “各具特色的創新聯農帶農方式,帶動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實現增收?!蓖h農業農村局局長檀朝清說。 近年來,望江縣以“科技賦能、產業協同”為核心,建成數字農業平臺1個和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7家,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增收。該縣圍繞“稻米、油菜、水產、生豬、家禽、蔬菜”,以綠色食品產業園為載體,招引聯舌工坊等企業共建中央廚房、預制菜生產基地,預制食品產業快速發展;搭建縣農產品集中展示中心、合肥望江特產館和京東全省首家特產館,依托農產品電商物流園,引導經營主體發展云上展館、直播帶貨等。2024年,望江縣孵化電商企業17家,農產品網銷額超9億元。(許娟 方明 王躍輝) 編輯:沈芳 初審:帥文英 終審:方志斌
|
| 關于我們 | 律師申明 | 聯系我們 | 投稿郵箱 | 加入收藏 |
| 主辦:望江縣委宣傳部 望江縣文明辦 |
| 技術支持:中安在線 |
| 皖ICP備11009545號-2 皖公網安備34082702340966號 |